每年农历正月十五日,春节刚过,迎来的便是中国传统节日 —— 元宵节。
  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 “宵”,所以正月十五被称为元宵节。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首个月圆之夜,也是一元复始、大地回春之时,人们对此加以庆祝,这也是庆贺新春的延续。元宵节又称为 “上元节”。
  按中国民间传统,在这个皓月高悬的夜晚,人们要点起万盏彩灯以示庆贺。出门赏月、燃灯放焰、喜猜灯谜、共吃元宵,阖家团聚、同庆佳节,其乐融融。
  元宵节也称灯节,元宵燃灯的风俗始于汉朝,到了唐代,赏灯活动愈发兴盛,皇宫里、街道上处处挂灯,还会搭建高大的灯轮、灯楼和灯树。唐朝大诗人卢照邻在《十五夜观灯》中描述元宵节燃灯盛况:“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
  宋代对元宵节更为重视,赏灯活动更加热闹,持续 5 天,灯的样式也更丰富。明代连续赏灯 10 天,是中国历时最长的灯节。清代赏灯活动虽只有 3 天,但规模宏大、盛况空前,除燃灯外,还放烟花助兴。
  “猜灯谜” 又叫 “打灯谜”,是宋朝时在元宵节后增加的活动。南宋时,首都临安每逢元宵节便制谜,猜谜者众多。起初,好事者把谜语写在纸条上,贴在五光十色的彩灯上供人猜。因为谜语能启迪智慧且饶有趣味,所以在流传过程中深受社会各阶层喜爱。
  民间有过元宵节吃元宵的习俗。元宵由糯米制成,有实心的,也有带馅的。馅包括豆沙、白糖、山楂、各类果料等,食用时煮、煎、蒸、炸均可。起初,这种食物被称为 “浮圆子”,后来又叫 “汤团” 或 “汤圆”,这些名称与 “团圆” 字音相近,取团圆之意,象征全家人团团圆圆、和睦幸福,人们也借此怀念离别的亲人,寄托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愿望。
  一些地方的元宵节还有 “走百病” 的习俗,又称 “烤百病”“散百病”,参与者多为妇女,她们结伴而行,或走墙边,或过桥,或走郊外,目的是驱病除灾。
  随着时间推移,元宵节的活动日益丰富,不少地方在节庆时增加了耍龙灯、耍狮子、踩高跷、划旱船、扭秧歌、打太平鼓等传统民俗表演。这个传承两千多年的传统节日,不仅在海峡两岸盛行,在海外华人聚居区也年年欢庆不衰。

元宵节-01

  元宵节的由来与传说

  元宵节是中国传统节日,早在 2000 多年前的西汉就已存在,元宵赏灯始于东汉明帝时期。明帝推崇佛教,听闻佛教有正月十五日僧人观佛舍利、点灯敬佛的做法,便下令这一天夜晚在皇宫和寺庙点灯敬佛,还令士族庶民都挂灯。此后,这种佛教礼仪节日逐渐演变成民间盛大节日,经历了从宫廷到民间、从中原到全国的发展过程。
  汉文帝时,已下令将正月十五定为元宵节。汉武帝时,“太一神” 的祭祀活动定在正月十五(太一:主宰宇宙一切之神)。司马迁创建 “太初历” 时,就将元宵节确定为重大节日。
  另有一说,元宵燃灯的习俗源于道教的 “三元说”:正月十五日为上元节,七月十五日为中元节,十月十五日为下元节。主管上、中、下三元的分别为天、地、人三官,天官喜乐,所以上元节要燃灯。
  元宵节的节期与节俗活动随历史发展而延长、扩展。就节期长短而言,汉代仅一天,到唐代为三天,宋代长达五天,明代从初八点灯,一直到正月十七夜里才落灯,共十天。与春节相接,白昼为市,热闹非凡,夜间燃灯,蔚为壮观,尤其是那些精巧、多彩的灯火,使其成为春节期间娱乐活动的高潮。至清代,又增加了舞龙、舞狮、跑旱船、踩高跷、扭秧歌等 “百戏” 内容,只是节期缩短为四至五天。

- 阅读剩余部分 -

  春节,农历正月初一,又称阴历年、“过年”,是我国民间最隆重且热闹非凡的传统节日。春节历史悠久,起源于殷商时期年头岁尾的祭神祭祖活动。按照我国农历,正月初一古称元日、元辰、元正、元朔、元旦等,俗称年初一。到了民国时期,改用公历,公历的一月一日称为元旦,农历的一月一日被称为春节。
  春节意味着春天即将来临,万象复苏、草木更新,新一轮播种和收获季节又要开始。人们刚度过冰天雪地、草木凋零的漫漫寒冬,早已盼望着春暖花开的日子。新春到来之际,人们自然要充满喜悦、载歌载舞地迎接这个节日。
  千百年来,年俗庆祝活动在人们的传承下变得异常丰富多彩。每年农历腊月二十三日至年三十,民间称这段时间为 “迎春日” 或 “扫尘日”。春节前扫尘搞卫生,是我国人民素有的传统习惯。
  然后家家户户准备年货。节前十天左右,人们就开始忙于采购物品,年货包括鸡鸭鱼肉、茶酒油酱、南北炒货、糖饵果品,都要采买充足,还要准备一些过年时走亲访友赠送的礼品。小孩子要添置新衣新帽,准备过年时穿。
  在节前,要在住宅的大门上粘贴红纸黄字的新年寄语,即红纸写成的春联。屋里张贴色彩鲜艳、寓意吉祥的年画,心灵手巧的姑娘们剪出美丽的窗花贴在窗户上,门前挂大红灯笼或贴福字及财神、门神像等,福字还可以倒贴,路人一念福倒了,也就是福气到了,所有这些活动都是为节日增添足够的喜庆气氛。

春节01

  春节的另一名称叫过年。在过去的传说中,年是一种为人们带来坏运气的想象中的动物。年一来,树木凋敝,百草不生;年一过,万物生长,鲜花遍地。年如何才能过去呢?需用鞭炮轰,于是有了燃鞭炮的习俗,这其实也是烘托热闹场面的一种方式。
  春节是个欢乐祥和的节日,也是亲人团聚的日子,离家在外的孩子在过春节时都要回家欢聚。过年的前一夜,就是旧年的腊月三十夜,也叫除夕,又叫团圆夜。在这新旧交替的时候,守岁是最重要的年俗活动之一。除夕晚上,全家老小都一起熬年守岁,欢聚酣饮,共享天伦之乐。北方地区在除夕有吃饺子的习俗,饺子的作法是先和面,和字就是合;饺子的饺和交谐音,合和交有相聚之意,又取更岁交子之意。在南方有过年吃年糕的习惯,甜甜的粘粘的年糕,象征新一年生活甜蜜蜜,步步高。待第一声鸡啼响起,或是新年的钟声敲过,街上鞭炮齐鸣,响声此起彼伏,家家喜气洋洋,新的一年开始了。男女老少都穿着节日盛装,先给家族中的长者拜年祝寿,节中还有给儿童压岁钱,吃团年饭,初二、三就开始走亲戚看朋友,相互拜年,道贺祝福,说些恭贺新喜、恭喜发财、恭喜、过年好等话,还有祭祖等活动。
  节日的热烈气氛不仅洋溢在各家各户,也充满各地的大街小巷,一些地方的街市上还有舞狮子,耍龙灯,演社火,游花市,逛庙会等习俗。这期间花灯满城,游人满街,热闹非凡,盛况空前,直要闹到正月十五元宵节过后,春节才算真正结束。
  春节是汉族最重要的节日,满、蒙古、瑶、壮、白、高山、赫哲、哈尼、达斡尔、侗、黎等十几个少数民族也有过春节的习俗,只是过节的形式更有自己的民族特色,韵味无穷。
春节的由来与传说
  春节和年的概念,最初的含意来自农业。古时人们把谷的生长周期称为 “年”,《说文・禾部》:“年,谷熟也。” 在夏商时代产生了夏历,以月亮圆缺的周期为月,一年划分为十二个月,每月以不见月亮的那天为朔,正月朔日的子时称为岁首,即一年的开始,也叫年。年的名称从周朝开始,到了西汉才正式固定下来,一直延续到今天。但古时的正月初一被称为 “元旦”,直到中国近代辛亥革命胜利后,南京临时政府为了顺应农时和便于统计,规定在民间使用夏历,在政府机关、厂矿、学校和团体中实行公历,以公历的元月一日为元旦,农历的正月初一称春节。
  1949 年 09 月 27 日,新中国成立,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上,通过了使用世界上通用的公历纪元,把公历的元月一日定为元旦,俗称阳历年;农历正月初一通常都在立春前后,因而把农历正月初一定为 “春节”,俗称阴历年。传统意义上的春节是指从腊月初八的腊祭或腊月二十三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五,其中以除夕和正月初一为高潮。在春节这一传统节日期间,我国的汉族和大多数少数民族都要举行各种庆祝活动,这些活动大多以祭祀神佛、祭奠祖先、除旧布新、迎禧接福、祈求丰年为主要内容,活动形式丰富多彩,带有浓郁的民族特色。

- 阅读剩余部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