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九月九日,为传统的重阳节。在古老的《易经》中,“六” 被定为阴数,“九” 被定为阳数,九月九日,日月并阳,两九相重,所以叫重阳,也叫重九。古人认为这是个值得庆贺的吉利日子,并且很早就开始庆祝这个节日。
  庆祝重阳节的活动丰富多样且充满浪漫色彩,通常包括出游赏景、登高远眺、观赏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阳糕、饮菊花酒等。
  九九重阳,因为与 “久久” 同音,九在数字中又是最大数,有着长久长寿的含义,况且秋季也是一年收获的黄金季节。重阳佳节,寓意深远,人们对这个节日历来有着特殊的感情,唐诗宋词中有许多贺重阳、咏菊花的诗词佳作。
  如今的重阳节,被赋予了新的内涵。1989 年,我国把每年的九月九日定为老人节,将传统与现代巧妙地结合,使其成为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老年人的节日。全国各机关、团体、街道,往往都会在此时组织从工作岗位上退下来的老人们秋游赏景,或临水嬉戏,或登山健体,让他们的身心都沉浸在大自然的怀抱中;不少家庭的晚辈也会搀扶着年老的长辈到郊外活动,或为老人准备可口的饮食。

重阳节

  重阳节的起源

  九九重阳,早在春秋战国时的《楚词》中就已提及。屈原的《远游》里写道:“集重阳入帝宫兮,造旬始而观清都”。这里的 “重阳” 指的是天,并非节日。三国时魏文帝曹丕在《九日与钟繇书》中,已明确写出重阳的饮宴:“岁往月来,忽复九月九日。九为阳数,而日月并应,俗嘉其名,以为宜于长久,故以享宴高会。”
  晋代文人陶渊明在《九日闲居》诗序文中说:“余闲居,爱重九之名。秋菊盈园,而持醪靡由,空服九华,寄怀于言”。这里同时提到了菊花和酒。大概在魏晋时期,重阳日就有了饮酒、赏菊的习俗。到了唐代,重阳被正式定为民间的节日。
  到明代,九月重阳时,皇宫上下要一起吃花糕以庆贺,皇帝还要亲自到万岁山登高,以畅秋志,此风俗一直流传到清代。

  重阳节的传说

  和大多数传统节日一样,重阳节也有古老的传说。
  相传在东汉时期,汝河有个瘟魔,只要它一出现,家家就有人病倒,天天有人丧命,这一带的百姓受尽了瘟魔的残害。
  一场瘟疫夺走了青年恒景的父母,他自己也因病差点丧命。病愈之后,他辞别了心爱的妻子和父老乡亲,决心出去访仙学艺,为民除掉瘟魔。恒景四处访师寻道,走遍各地的名山高士,终于打听到在东方有一座最古老的山,山上有一个法力无边的仙长。恒景不畏艰险,不惧路途遥远,在仙鹤的指引下,终于找到了那座高山,找到了那个有着神奇法力的仙长。仙长被他的精神所感动,收留了他,并教给他降妖剑术,还赠他一把降妖宝剑。恒景废寝忘食地苦练,终于练就了一身非凡的武艺。
  这一天,仙长把恒景叫到跟前说:“明天是九月初九,瘟魔又要出来作恶,你本领已经学成,应该回去为民除害了。” 仙长送给恒景一包茱萸叶、一盅菊花酒,并密授避邪用法,让恒景骑着仙鹤赶回家去。
  恒景回到家乡,在九月初九的早晨,按照仙长的叮嘱把乡亲们领到了附近的一座山上,发给每人一片茱萸叶、一盅菊花酒,做好了降魔的准备。中午时分,随着几声怪叫,瘟魔冲出汝河,但瘟魔刚扑到山下,突然闻到阵阵茱萸奇香和菊花酒气,便戛然止步,脸色突变。这时恒景手持降妖宝剑追下山来,几个回合就把瘟魔刺死在剑下。从此,九月初九登高避疫的风俗年复一年地流传下来。梁人吴均在他的《续齐谐记》一书中曾有此记载。
  后来,人们把重阳节登高的风俗看作是免灾避祸的活动。另外,在中原人的传统观念中,双九寓意生命长久、健康长寿,所以后来重阳节被定为老人节。

  每年农历八月十五日,是传统的中秋佳节。此时正值一年秋季的中期,故而被称为中秋。在中国农历中,一年分为四季,每季又分为孟、仲、季三个部分,所以中秋也被称作仲秋。八月十五的月亮比其他几个月的满月更圆、更亮,因此又被称为 “月夕”“八月节”。此夜,人们仰望天空中如玉如盘的朗朗明月,自然会期盼家人团聚。远在他乡的游子,也借此寄托自己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所以,中秋又被称为 “团圆节”。
  我国人民在古代就有 “秋暮夕月” 的习俗。夕月,即祭拜月神。到了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举行迎寒和祭月活动。会设大香案,摆上月饼、西瓜、苹果、红枣、李子、葡萄等祭品,其中月饼和西瓜是必不可少的。西瓜还要切成莲花状。在月下,将月亮神像放置在月亮所在的方向,红烛高燃,全家人依次拜祭月亮,然后由当家主妇切开团圆月饼。切月饼的人要预先算好全家共有多少人,包括在家的和在外地的,切出的月饼不能多也不能少,大小要一致。
  相传古代齐国丑女无盐,幼年时曾虔诚拜月,长大后,因其超群品德入宫,但未被宠幸。某年八月十五赏月,天子在月光下见到她,觉得她美丽出众,后立她为皇后,中秋拜月的习俗由此而来。月中嫦娥以美貌著称,故少女拜月,愿 “貌似嫦娥,面如皓月”。

中秋节_01

  在唐代,中秋赏月、玩月颇为盛行。在北宋京师,八月十五夜,满城人家,不论贫富老小,都要穿上成人的衣服,焚香拜月说出心愿,祈求月亮神的保佑。南宋时,民间以月饼相赠,取团圆之意。有些地方还有舞草龙、砌宝塔等活动。明清以来,中秋节的风俗更加盛行,许多地方形成了烧斗香、树中秋、点塔灯、放天灯、走月亮、舞火龙等特殊风俗。
  如今,月下游玩的习俗已不如旧时盛行,但设宴赏月仍很常见,人们把酒问月,庆贺美好的生活,或祝远方的亲人健康快乐,与家人 “千里共婵娟”。
  中秋节的习俗众多,形式各异,但都寄托着人们对生活的无限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 阅读剩余部分 -

  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端午节,它是中华民族古老的传统节日之一。端午也称端五、端阳。此外,端午节还有许多别称,如午日节、重五节、五月节、浴兰节、女儿节、天中节、地腊、诗人节、龙日等。尽管名称各异,但总体而言,各地人民过节的习俗同多于异。
  过端午节,是中国人两千多年来的传统习惯。由于地域广阔、民族众多,再加上诸多故事传说,不仅产生了众多不同的节名,而且各地习俗也不尽相同。其内容主要有:女儿回娘家、挂钟馗像、迎鬼船、躲午、贴午叶符、悬挂菖蒲与艾草、游百病、佩香囊、备牲醴、赛龙舟、比武、击球、荡秋千、给小孩涂雄黄、饮用雄黄酒与菖蒲酒、吃五毒饼、咸蛋、粽子和时令鲜果等。除了带有迷信色彩的活动逐渐消失外,其余习俗至今流传于中国各地及邻近国家。有些活动,如赛龙舟,已获得新的发展,突破了时间和地域的界限,成为国际性的体育赛事。

端午节照片01

  关于端午节的由来,说法众多,比如:纪念屈原说、纪念伍子胥说、纪念曹娥说、起于三代夏至节说、恶月恶日驱避说、古越民族图腾祭说等。以上各种说法,都有其根源。据学者闻一多先生的《端午考》和《端午的历史教育》所列举的百余条古籍记载及专家考古考证,端午节起源于中国古代南方吴越民族举行的图腾祭,这比屈原所处的时代更早。然而,千百年来,屈原的爱国精神和感人诗辞已深入人心,所以人们 “惜而哀之,世论其辞,以相传焉”。因此,纪念屈原之说影响最广最深,占据主流地位。在民俗文化领域,中国民众将端午节的龙舟竞渡和吃粽子等习俗都与纪念屈原联系在一起。
  时至今日,端午节仍是中国人民中一个十分盛行的隆重节日。

- 阅读剩余部分 -